您好,欢迎进入上海新诺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一键分享网站到:

产品列表

PROUCTS LIST

技术文章Article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全自动粉末压片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全自动粉末压片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点击次数:191 更新时间:2025-09-24
全自动粉末压片机是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粉末物料自动定量填充、精准加压成型、成品自动脱模与收集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陶瓷、电子、新材料等领域(如制备药片、陶瓷基片、电池极片等)。其工作原理围绕“供料→定量→加压→脱模→清废”的核心流程展开,通过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协同运作,实现高效、稳定的粉末成型。
 
一、核心工作流程与原理拆解
 
全自动粉末压片机的工作以转盘(或模具组)的连续旋转为核心,配合多工位协同动作,完成粉末从“松散状态”到“致密成型体”的转化,具体可分为6个关键环节:
 
1.自动供料系统:实现粉末均匀输送
 
供料系统的核心是将待压粉末稳定、均匀地输送至“定量机构”,避免粉末搭桥(结块)或供料不均导致成型体重量偏差。
 
常见供料方式:
 
①振动式供料:料斗底部配备振动器,通过高频振动使粉末松散并沿下料通道滑出;
 
②螺旋式供料:通过螺旋杆的旋转将粉末强制推送至定量区域(适用于粘性较高或流动性差的粉末);
 
③重力式供料:利用粉末自身重力下料,配合搅拌桨防止料斗内粉末分层(适用于流动性好的粉末)。
 
关键作用:保证料仓内粉末始终处于“待供状态”,为后续定量环节提供稳定的物料来源。
 
2.定量填充:精准控制成型体重量(核心精度环节)
 
定量是决定成型体质量(重量、密度均匀性)的关键,通过“定量环+冲头”的配合,精确截取固定体积的粉末填入模具型腔。
 
工作原理:
 
转盘带动下冲头旋转至“填充工位”时,下冲头向下移动,与模具型腔形成一个固定容积的“计量空间”;
 
供料系统将粉末输送至计量空间,多余粉末被“刮粉板”沿模具上表面刮平,确保每个型腔的粉末体积完全一致(体积定量法,通过粉末松装密度换算重量);
 
部分高精度设备会配备“重量反馈调节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成型体重量,若偏差超出阈值(如±0.5%),系统自动调整下冲头的下降深度(改变计量空间体积),实现动态重量补偿。
 
3.预压与排气:减少成型体缺陷
 
对于含气量大或疏松的粉末(如中药粉末、活性炭粉),直接高压压制易产生气泡、开裂等缺陷,需先通过“预压工位”排出粉末中的空气。
 
工作原理:
 
定量后的模具随转盘旋转至“预压工位”,上预压冲头向下轻压粉末(压力通常为终压的10%-30%),粉末颗粒间的空气从模具型腔的排气孔排出;预压后粉末初步致密,为终压成型奠定基础。
 
注:部分小型压片机或低要求场景可省略此环节,直接进入终压。
 
4.终压成型:核心加压环节(粉末致密化)
 
终压是将松散粉末压制成具有固定形状、密度和强度的成型体的关键步骤,依赖“上主冲头+下主冲头”的协同加压。
 
工作原理:
 
完成预压的模具旋转至“终压工位”,此时下冲头已通过凸轮机构上升至“成型位置”(型腔底部高度固定);
 
上主冲头在高压油缸(或精密凸轮)的驱动下快速向下运动,对型腔内的粉末施加设定压力(压力范围可从几kN到数百kN,根据成型体硬度需求调整);
 
粉末在高压作用下,颗粒间的空隙被压缩,通过范德华力、机械嵌合或少量粘结剂(若添加)的作用形成致密的成型体;
 
加压后保持一定“保压时间”(通常0.1-2秒),确保成型体密度均匀,避免脱模后回弹开裂。
 
5.自动脱模:成型体与模具分离
 
脱模是将压制好的成型体从模具型腔中取出,需避免成型体破损或变形,依赖“下冲头的上升运动”实现。
 
工作原理:
 
终压后的模具旋转至“脱模工位”,下冲头在凸轮或顶杆的推动下向上移动,将成型体从型腔中顶出至模具上表面;此时成型体已与型腔内壁脱离,等待后续收集。
 
6.成品收集与清废:实现自动化闭环
 
脱模后的成型体通过“拨料板”或“输送带”被送至成品料斗,同时设备对模具进行简单清洁,完成单次循环。
 
关键动作:
 
拨料板将脱模后的成型体从转盘表面刮入成品通道,避免成型体随转盘继续旋转;
 
部分设备配备“模具清洁刷”或“吹气装置”,清除型腔残留的粉末碎屑,防止影响下一次填充精度。
 
二、核心驱动与控制系统:保障自动化与精度
 
全自动粉末压片机的“自动化”和“高精度”依赖两大系统的协同:
 
1.机械驱动系统
 
动力源:通常由伺服电机提供主动力,通过减速器、凸轮轴、连杆等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冲头的上下直线运动(伺服电机可实现转速、压力的精准调节,适配不同粉末特性)。
 
关键部件:
 
①凸轮机构:控制上/下冲头在不同工位的运动轨迹(上升、下降、停留),是保证各环节时序协同的核心;
 
②高压油缸:用于终压环节的压力输出(液压驱动型压片机),可实现压力的无级调节;
 
③转盘:承载多组模具(常见10-40工位),通过连续旋转实现多工位并行操作,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如40工位压片机,转盘每转一圈可生产40个成型体)。
 
2.电气控制系统
 
核心组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触摸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
 
控制逻辑:
 
操作人员通过触摸屏设定参数(填充量、预压压力、终压压力、保压时间、转盘转速等);
 
PLC根据预设程序,控制伺服电机、油缸、电磁阀等执行元件的动作时序;
 
传感器实时反馈压力、成型体重量、冲头位置等数据,若出现异常(如压力超标、重量偏差过大),系统立即触发报警并停机,避免设备损坏或不合格品产生。
版权所有 © 2025 上海新诺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沪ICP备09046281号-11